说着,他挥了挥手,立刻就有十多个太监跑了过来,将两具尸体和一具尸体都给抬走了。
朱由校这一觉一直到日上三杆,他本可以继续睡觉,可是做了一个噩梦,把他从睡梦中惊醒,梦见自己被秦小宝、魏忠贤两人狠狠的践踏,又是一阵大笑,又是一顿猛抽,客氏就在自己眼前七窍出血,这是何等的可怖可怖。
他张开双眼,看到空无一人的大厅,忽然想到,魏忠贤不是被客氏给收拾了么!怎么一个人也没有?
“救命啊!人呢?”
果然,朱由校话音刚落,一个人就从外面进来,朱由校一看,就是一愣,什么话都说不出口。
来人自然就是木铮,如今的他,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内侍卫。
“皇上,魏忠贤和客氏合谋,要杀皇上,现在都已经被处死了,您放心休息吧,这件事,自然会由秦太监来处理。”
“快,皇上要休息了,让他吃点药。”
“我不要吃药,我,我要看秦浔。”
朱由校还在挣扎,就被两名大内侍按在地上,另外一名宦官则是捂着他的鼻孔,强迫他喝下一口汤药。
木铮在旁边冷眼旁观,目光冰冷,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,要不是秦小宝出手相助,他已经在东厂被杀了,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,就是眼前的年轻人。
宫中的事情已经解决,宫外的搜捕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了。
六大首领和长老们,已经被抓得七七八八,整个大街都安静了下来。
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,大明晨报立刻刊登了皇上下令捉拿魏忠贤等人的事情。
这还不是最重要的,还有一个惊人的新闻,辽东的秦太监得知福王朱常珣谋反之后,亲自率领了一万军队进入了关内,现在正赶往京城。
辽东军方的精英大家都看在眼里,有辽东军在,哪里还会怕什么乱党?
京城内,关于真定府出事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,大家都清楚有不少军队驻扎,可当听说有二十多万大军要来时,也让整个京中的平民们都慌了神。
这下好了,一切的阴云都要散了,而同时又是一年一次的春节,由于魏忠贤一派暗中控制,使得京中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息,如今,民众总算可以放开手脚,放开手脚,好好过年了。
不得不说,大明的确是个奇迹,在万历年间,官府、各地的官吏都很少,但即便如此,也没有影响到朝堂的正常运行。
如今的局面和万历年间一样,所有的高官都被革职,但其余的大臣依然我行我素,没有让朝堂陷入瘫痪。
正当满城欢声雷动,群臣翘首以待之际,又有新的消息从宫中传出,小皇上为魏忠贤的相好客夫人下了毒手,虽然暂时无性命之忧,但仍须静养,至于客氏、魏忠贤,知道自己罪孽深重,早已上吊自杀。
这个消息一出,整个京师都沸腾了。
皇上卧病在床,朝廷里的主要人物都被拿下了,福王的军队一天比一天紧,这样的局面,到底是谁来主导呢?
似乎是猜到了京城百姓和百姓的心思,翌日清晨,《大明晨报》上,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头条。
“乱世之中,大明擎天玉柱,到底是何人?”
一个人的雄心壮志,往往都是在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。
虽然朱常珣对真定府的事情很是厌恶,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军队迅速膨胀到了二十万,心中的那一丝歉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,战争哪有不死的道理?
正如那位顾大人所言,成王败寇,历史总是留给胜者,如果他能成为皇帝,对真定好,对世人好,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,也不会有人去管。
朱常珣知道辽东铁骑已经离开了山海关,心中却是一片嘲讽,以前他还真把这个秦浔放在眼里,如今自己手里有了二十万兵马,还会怕他不成?
因为相信顾凤,所以训练这些人的任务,都是由他来完成的,不得不说,福王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。
说起来,这段时间,古风并没有急着回京,这让朱常珣很是着急,时间拖得越久,事情就越复杂,没人能确定会不会出问题,所以朱常珣就让人去请了古风。
徐鸿儒,也就是顾凤,自然明白朱常珣来这里的目的,于是早就准备好了借口。
两人一见,便行了一礼,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王爷对击败辽东的军队,可是信心十足?”
一句,让朱常珣哑口无言,他张大了嘴巴,支支吾吾了半天,最后还是说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:“那我们现在,还能有什么办法?”
徐鸿儒微笑着说道:“还有一件事情,我没有机会告诉王爷,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,秦小宝在京城中,已经被人设下了一个局,这局绝对会要了他的命,既然这样,我们为什么要着急出兵呢?”
“竟有此事!是不是真的?”
朱常珣听到徐鸿儒这么说,不禁心中一喜,秦小宝的辽东军团,是他最忌惮的,若是杀了秦小宝,那么辽东军团就没有了主心骨,再也构不成任何威胁了。
“王爷不必担心,这个情报是真的,关于它的出处,还望王爷见谅,等有机会,我自会告知。”
朱常珣理解的点点头,也不多说,只是说:“张维贤把魏忠贤的党羽都抓了起来,万一他再来要人,让我撤呢?”
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,要么就是疯了,要么就是在做梦。
徐鸿儒暗自苦笑,还好自己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个没用的王爷的头上,否则自己的裤子都要丢了。
“哈哈!王爷这是怎么了?难道不是有人给他下了毒?你这个做王叔的,难道不应该管管吗?”
朱常珣一拍脑门:“是啊是啊,幸亏你提出来的,否则本座还真是忘了这件事情,你觉得,我们何时出兵?”
“快过年了,秦小宝到了京都,肯定要第一个入城,他一入城,就没有活命的机会了,到时候,我们就可以发兵了。”
朱常珣听徐鸿儒如此笃定,心中也有了底气,他点了点头:“若是本王真的当了皇帝,你便是最大的功臣,我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。”